© 2016 by VolunteerLinkTaiwan. All rights reserved. 

  • Facebook Social Icon
Line 加為好友
  • 首頁

  • 志工培訓

  • 關於我

  • 專案計畫

  • 合作單位

  • 聯絡我們

  • 部落格

  • More

    尼泊爾重建計劃上報啦!

    February 16, 2016

    誰說一定要在中秋節才能烤之510粉絲見面會之樓頂不曬衣服烤肉趴

    October 24, 2015

    2015新竹市端午龍舟競賽

    June 20, 2015

    友善溝通法則工作坊

    March 14, 2015

    臺灣志工盟協會103年度尾牙餐會

    January 18, 2015

    《第三個願望》電影播映暨導演與病友座談會

    December 20, 2014

    義美觀光工廠一日參訪遊

    December 6, 2014

    《一首搖滾上月球》電影播映暨導演座談會

    October 4, 2014

    志工盟烤肉聯歡晚會

    September 14, 2014

    ​​2014.06.14 「玩.桌.遊」-桌遊做為陪伴與教學媒介的可能 清華大學台積館6F

    June 14, 2014

    Please reload

    Recent Posts

    2016年1月,地震後八個月餘,尼泊爾學校的重建工作仍艱難地進行中,謝謝聯合報的報導,謝謝各界的幫助,讓我們得以堅持下去!請大家持續關注,為當地的重建也是為我們加油打氣! 

    尼泊爾震災村 台灣志工捐錢出力蓋校

    台灣志工插畫溝通 感動尼泊爾村民拚震災後重建

    台灣志工喜馬拉雅山腳下蓋學校

    ------
    【201...

    尼泊爾重建計劃上報啦!

    February 16, 2016

    1/1
    Please reload

    Featured Posts
    培訓課程

    《第三個願望》電影播映暨導演與病友座談會

    December 20, 2014

    |

    黃聖鑫

    講師簡介

     

    黃銘正

     

    出生於臺灣嘉義市。淡江大學教育資料科學學系畢業,後於台南藝術學院音像紀錄研究所繼續進修,取得碩士學位。赴法國巴黎國際藝術村擔任駐村藝術家,曾擔任電視新聞及廣告製作公司製片,亦曾任大葉大學視傳系客座助理教授。

    電影作品《野麻雀》曾獲金穗獎最佳劇情短片、金馬獎最佳創作短片以及臺北電影獎非商業映演類劇情片首獎,《城市飛行》則獲得臺北電影獎獨立創作類百萬首獎。過去的作品都以黑色幽默的題材居多,近期電影作品《第三個願望》他希望以商業片的形式講一個父子親情的故事。

     

    活動內容

     

    冬日的午後,雖天氣寒冷,但在寒冷的冬天中,透出像夏日般的煦陽,給寒冷的冬天添了不少的暖意,同時為本次活動開始加入了溫暖的開場白。下午兩點開始,隨著觀眾的逐漸入座,開始播放影片。故事的最後,男主角許下第三個願望:希望兒子不是自己的,配合雙手急推輪椅慌忙找醫生的場景安排,更顯父親對於自己兒子無私的愛。最後將親子鑑定報告撕毀,只淡淡說了一句:「不重要了,結果是什麼都不重要了,因為我們都愛他。」故事就在父親對兒子的關懷,堅定不移的信念,邁入尾聲,兒子在每年對父親的追思中,以每年獻上三個願望卷作結。看完電影,再看看觀眾,不難發現每個觀眾上都眼光泛淚,深深為電影中的情節所感動,一部好電影本該如此,在電影結束時,引起觀眾的共鳴,進而沉思,心中的感動會一直延續下去。

     

     

    聽眾觀賞影片

    聽眾觀賞影片

    會後大合照,以加油手勢為郭大哥及大嫂加油。

    會後大合照,以加油手勢為郭大哥及大嫂加油。

    活動開始,主持人先做臺灣志工盟協會簡單介紹及電影介紹

    活動開始,主持人先做臺灣志工盟協會簡單介紹及電影介紹

    1/6

    進入導演分享與提問的時間,導演分享為什麼此片的劇本會吸引自己,進而拍攝此片的原因有二,一為有機農業,二為漸凍人;由於有機農業在當時並不為主流,此片以有機農業當作劇中男主角的職業,引人入勝。導演也笑著說,正因為當時有機農業技術不像現在相對普及,拍攝過程除了做足功課外,也吃足了苦頭,像是劇中有一幕梨花盛開的場景,因為梨花開花時間不固定,所以劇組人員整個開花季都整裝待命,以便隨時捕捉這一幕。第二,漸凍人那時候也剛為人所知,由於病情的成因及治療尚未明朗化(縱使至今,也仍是如此),這也是吸引導演的原因之一,導演說,男主角為了模仿漸凍人病友的動作神韻,也反覆請教漸凍人協會,最後才拍出此片。

     

    因為有些觀眾也是第一次接觸漸凍人,不難想像有許多有關漸凍人的問題提出。有同學問到,漸凍人的最後,是否只有眼球可以動,身體的其他部位還有可能移動嗎?答案是否定的,當身體逐被病魔冰凍的同時,最後因肌肉無力,連呼吸都會衷竭,在呼吸中止前,只剩眼球可以訴說自身的想法。值得肯定的是,活動後這位同學前來與郭庭松郭大哥握手致意,在談話提及會問這些問題的原因,是因為本身為電機系的學生,想說是否能應用自身專業,在未來做出類似霍金的那樣的電子感應器,造福更多的臺灣病友,不只是漸凍病友,也可造福其他行動不便的患者。

     

    漸凍病友郭大哥回答觀眾問題時,漸凍病友發病簡單可分為上半身(手部)開始或下半身(腳部)開始,因為郭大哥是由腳部開始發病,至今為止已發病多年,因此坐輪椅前來,但不難發現,病情已慢慢移至手部,因此郭大哥拿mic的手不甚方便,需要人協助;同時,因病情的蔓延,嘴部肌肉相對於一些人也較為無力,為求咬字清楚,因此說話速度為一般人的一半。當郭大哥開口的第一個字,相信很多人都印象深刻,現實生活中,平時像在電影中才會出現的特殊疾病患者,其實一直存在我們身邊,但少有人真正能夠有像今天的機會直接面對病友,聽病友努力說出文字的同時,相信發問者一開始會從驚訝轉為敬佩,進而昇華成尊重。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病友郭大哥之外,有觀眾問到郭大嫂的心路歷程,問題如下:當一個人開始逐漸喪失行動能力,除了身體上的不便之外,其實另一個更為嚴重的問題是凡事都需要靠別人才能完成的無奈,與尊嚴的喪失。我們都知道,其實有時候心理比生理更為難熬,也更無藥可醫。郭大嫂的回答也是挺妙的,先說了一句其實他也不知道:「發病多年,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不知不覺就過了這麼久了,相較於其他病友三、四十歲左右即發病,小孩都還沒長大,家中的經濟頓失依靠,身旁的人除了照顧病友外,還需要負責家中的經濟重擔,我們已經算是很幸福的了,我先生五、六十歲才發病,我們就這樣一路走來。」語畢,郭大嫂笑了。

     

    郭大嫂接著繼續說:「除了照顧他,還需要考慮他的想法,像今天我跟他說要穿皮鞋來,他說為什麼不穿布鞋來就好,我說穿皮鞋比較好看,而且你皮鞋也很久沒穿了,趁這個機會穿出來透透氣也好,他不服,我就說,要穿布鞋的話那你自己穿。」語畢,大家會心一笑,這當然只是夫妻間的玩笑話,但其實對於郭大哥而言,以目前的病情發展而言,要自己穿鞋是不可能的,這也同時切中了這觀眾的問題核心,給病友的尊重,無時無刻表現得宜,雖然郭大哥和郭大嫂結褵數十載,但該有的尊重和體諒,在郭大哥生病之後,更表現的無微不至。

     

    最後,整場活動在與郭大哥的親切擁抱和導演的握手致意下圓滿結束。由於黃導目前正在拍攝新的紀錄片,因此活動結束後也與黃導致意,希望下一次能再邀請黃導前來分享新的紀錄片。

     

    很高興協會能舉辦此活動,藉由電影欣賞和分享的方式,讓志工夥伴和觀眾們能真正的認識漸凍人病友。其實當郭大哥開口說話時,我心中驚訝實在不小,雖然說一開始就有心理建設,病友講話不方便,但沒想到實際開口後,還是給我不小的震撼。觀眾的提問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詢問到當病友從生活自理到處處需要人協助的轉變,甚至連大小便都需人協助,心理的層面影響遠比生理來的巨大,因此照護的人就顯得相對重要,不止是身理,連病友的自尊,自信,都必需考慮到。這也是為什麼除了病友郭大哥,持續的與病魔奮鬥,值得尊重外;照顧他的郭大嫂,更顯得了不起。希望協會能多舉辦這樣的活動,讓大家在輕鬆的環境下,也能體會這世界上還是有很多跟我們不一樣的人,雖說最後我們不一定能在實質上幫助他們,但把這份關懷與愛心傳承下去,已十分足夠。

     

    Please reload

    Follow Us

    I'm busy working on my blog posts. Watch this space!

    Please reload

    Search By Tags

    February 2016 (1)

    October 2015 (1)

    June 2015 (1)

    March 2015 (1)

    January 2015 (1)

    December 2014 (2)

    October 2014 (1)

    September 2014 (1)

    June 2014 (2)

    March 2014 (1)

    Please reload

    Archive
    • Facebook Basic Square
    • Twitter Basic Square
    • Google+ Basic Square

    臺灣志工盟協會

    VOLUNTEERLINK

    TAIWAN

    臺灣志工盟協會